未經允許占用土地、房屋?小心觸犯竊佔罪,最高可判5年!
法律專欄

未經允許占用土地、房屋?小心觸犯竊佔罪,最高可判5年!

「這塊地沒人在用,我先佔著應該沒關係吧?」

這樣的想法,可能讓你誤觸刑法竊佔罪!根據法律規定,未經所有權人同意,就擅自佔用土地或房屋,可能面臨刑事責任。 本篇文章將解析竊佔罪的適用範圍、刑責,以及如果遭遇竊佔問題,該如何保護自身權益,避免財產受損。

LINE 即時詢問

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來電專人接聽

立即回答 (04)2321-7501

竊佔罪是什麼?法律如何規範?

「房子沒人住、土地閒置,佔用一下會觸法嗎?」

竊佔罪是刑法第320條第2項的規定,與一般竊盜罪不同,它針對的是不動產的非法佔據行為。但什麼情況才算真正的「竊佔」?哪些行為可能構成犯罪?

竊佔罪的法律定義與構成要件

竊佔罪是指未經所有權人同意,擅自佔據他人的不動產,並將其排除在外,達到實際支配的狀態。刑法第320條第2項明確規範了竊佔罪,適用於土地、房屋等不動產,行為人若具備「不法所有的意圖」,就可能構成犯罪。

🔹 構成要件:

1️⃣ 不動產對象:

房屋、土地等不能移動的財產。

2️⃣ 未經所有權人同意:

行為人無合法權利卻擅自佔用。

3️⃣ 排除原所有人的支配力:

阻止合法持有人行使所有權,如拒絕搬離、將不動產據為己有。

4️⃣ 主觀上具備不法意圖:

明知自己無權佔用,仍強行占有。

📌 頂樓加蓋、強行占用他人閒置房屋、未經同意改建公共空間等,皆可能構成竊佔罪。

竊佔與竊盜的區別

許多人認為「竊盜」是針對動產(可移動的財物),但刑法也針對不動產設立了「竊佔罪」,兩者在本質上雖然相似,但仍有明顯區別。

🔹 主要區別:

✅ 竊盜罪(刑法第320條第1項)

➡ 針對「動產」,如手機、汽車、錢包等,行為人須將財物「移動」並佔為己有。

✅ 竊佔罪(刑法第320條第2項)

➡ 針對「不動產」,如房屋、土地,行為人並不需要移動物品,而是非法占有,使所有權人喪失控制權。

📌 竊盜罪需要將財物移轉到行為人支配下,例如偷錢、偷車。而竊佔罪只要非法長期佔據不動產,不讓真正的所有人使用,即可能構成犯罪。

竊佔罪與民事糾紛

竊佔罪屬於刑事犯罪,但不動產的占有問題也常涉及民事糾紛,究竟什麼情況會構成刑事責任,而哪些只是單純的民事爭議呢?

刑事責任(竊佔罪):

🔹行為人明知自己無權佔有,仍排除所有權人的使用權利。

🔹行為人占有不動產,且具有「不法所有的意圖」(如假借租賃之名,長期霸佔)。

例如:未經允許佔據空屋、強行使用別人土地等。

民事糾紛:

🔹雙方原本有租賃或借用關係,但發生合約爭議。

🔹房東未合法終止租約,房客仍住在屋內,屬於民事案件,需透過法院訴訟解決。

例如:租約到期但房客未搬離,應透過法院提起返還不動產訴訟,而非直接提告竊佔罪。

 


 

竊佔與一般租賃、借用有何不同?

「房東沒有來管,我繼續住會變竊佔嗎?」

竊佔罪與一般租賃、借用的最大差異,在於佔用者是否明知自己無權使用,卻仍然排除所有權人的支配力。但如果租約到期後沒搬走,這會算刑事問題嗎?

 


 

租約到期不搬走,會構成竊佔罪嗎?

租賃關係到期後,房客若拒不搬離,是否會構成竊佔罪,取決於其占有行為是否涉及「不法所有的意圖」。一般來說,租約到期未搬遷屬於民事糾紛,房東應該透過法律程序請求返還房屋,而非直接提告竊佔罪。

什麼情況下較難成立竊佔罪?

🔹房客租約到期後,與房東談判續租,但尚未達成共識。

🔹房客有繳交房租,但房東單方面要求搬離。

🔹房東未正式發出搬遷通知,房客尚不知租約終止。

 什麼情況下「可能」構成竊佔罪?

🔸 房客明知租約已到期,仍惡意霸占房屋、不與房東聯繫。

🔸房東依法提起訴訟並獲勝訴,但房客仍拒不履行法院命令。

🔸房客拒絕繳納房租,甚至佔據房屋進行非法活動(如轉租牟利)。

房東如果遇到房客不搬遷的問題,應透過民事「返還不動產訴訟」解決,並可依法聲請法院強制執行,而不建議直接報警提告竊佔罪。

📌 所謂竊佔,係指在他人不知之間,佔有他人之不動產而言,苟佔用他人不動產之始,即已取得正當之權源,縱他人( 所有權人或不動產監督權人) 嗣後終止或解除使用契約,原使用人及其佔有輔助人,屬民事之無權占有,負恢復原狀之責,無從以竊佔罪相繩。(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上易字第1724號刑事判決參照)。

借用他人房屋不歸還,涉及哪些法律責任?

許多人好心將房屋短暫借給親友或熟人,卻遇到對方「賴著不走」的情況,這時該怎麼辦?這種行為是否構成竊佔罪?

法律責任可能包括:

🔹民事責任:

房屋所有權人可提起「返還不動產訴訟」,要求對方搬遷。

🔹刑事責任:

若借用人明知無權佔有,仍拒絕歸還,甚至將房屋據為己有,可能構成「竊佔罪」。

什麼情況下只是民事糾紛?

🔹原本有合意借用,但雙方未談妥還屋時間。

🔹借用人願意歸還,只是需要額外時間搬遷。

🔹借用人對房屋有合理使用期待,例如短期居住過渡。

什麼情況下可能觸犯竊佔罪?

🔹借用人明知無權佔有,仍強行占據,並拒絕所有權人的要求。

🔹借用人將房屋占為己有,甚至轉租牟利或阻止房主進入使用。

🔹所有權人已經透過法院判決要求搬離,借用人仍拒絕執行。

親友佔房不肯搬,能提告竊佔罪嗎?

許多人因親友關係,讓對方暫時借住房屋,結果對方長期賴著不走,甚至開始視房屋為己有,這種情況能否提告竊佔罪?

關鍵判斷標準:

🔹有無正式租賃或借用關係?(若有協議,應透過民事方式解決)

🔹親友是否明知無權佔有,仍然拒絕歸還?

🔹親友是否阻擋所有權人進入、使用該房屋?

可能的法律途徑:

🔹民事訴訟:若親友原本是受邀入住,後來不願搬離,應透過「返還不動產訴訟」處理。

🔹刑事告訴:若親友惡意霸佔,並阻止所有權人行使權利,可能提告「竊佔罪」。

什麼情況下較難構成竊佔罪?

雙方原本有借住協議,房主突然反悔要求搬離;親友未拒絕搬離,但需要額外時間處理搬遷問題;只是家庭糾紛,無明顯排除房主所有權的行為。

什麼情況下可能會構成竊佔罪?

親友將房屋出租、轉租,牟取私利,並排除房主使用;親友甚至偽造文件或聲稱自己擁有該房屋的所有權。

📌 建議:先嘗試溝通,發出正式搬遷通知(建議以存證信函寄送)。若親友仍拒絕歸還,可提起民事返還訴訟,透過法院強制執行。若對方已經涉及惡意占有,甚至阻擋所有權人使用房屋,可考慮提告竊佔去處理。

 


 

什麼樣的行為可能構成竊佔罪?

「哪些行為會被認定為竊佔?只要住進去就犯法嗎?」

竊佔罪的構成不只是「住進去」這麼簡單,只要有排除原所有人支配的意圖,就有可能構成犯罪。

 


 

頂樓加蓋、擴大使用空間,這樣會犯法嗎?

許多公寓或透天厝的頂樓住戶,為了增加生活空間,會在頂樓加蓋,甚至直接圍起來當私人使用範圍。這種行為是否違法?會不會構成竊佔罪?

法律風險分析:

🔹違反建築法規:

頂樓加蓋通常屬於違建,依建築法規可能面臨拆除處分。

🔹竊佔罪的可能性:

如果頂樓屬於公寓公共空間(如社區頂樓、逃生通道),擅自佔用且排除其他住戶使用,可能構成竊佔罪。

🔹影響公寓管理:

若頂樓屬於公寓管委會或其他住戶共有,擅自佔用可能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。

不會構成竊佔罪的情況:

🔹頂樓加蓋是合法建築,且經過相關主管機關許可。

🔹頂樓本來就是私人產權,並非公共空間。

可能構成竊佔罪的情況:

🔹擅自加蓋,並阻擋其他住戶進入公共區域。

🔹佔據頂樓空間,甚至出租、牟利,使合法權利人無法使用。

📌 建議:加蓋前應確認頂樓的產權歸屬,並取得合法許可;若頂樓為公共空間,不應擅自占用,避免觸法或影響住戶權益;若發現他人非法佔用頂樓,可向地方政府檢舉或提起訴訟排除侵害。

頂樓加蓋若涉及公共空間佔用,可能構成竊佔罪,建議確認產權並依法申請建築許可,以免觸法。

未經同意傾倒廢棄物,會觸犯竊佔罪嗎?

許多人可能認為,傾倒廢棄物只是違規,不會構成刑事責任,但如果行為人將垃圾、廢土長期堆置在他人土地上,可能不只是環保問題,還有刑事風險!

法律風險分析:

🔹違反環保法規:依廢棄物清理法,未經許可傾倒垃圾,可能面臨罰鍰或行政處分。

🔹可能構成竊佔罪:如果行為人將土地作為個人廢棄物堆置場,長期占用,影響地主使用權利,則可能觸犯竊佔罪。

關鍵判斷標準:

🔹 只是一次性傾倒垃圾,地主仍能使用土地 → 不構成竊佔罪,但仍可能受行政罰則。

🔹長期在他人土地上傾倒廢棄物,使地主無法正常使用土地 → 可能構成竊佔罪。

實務案例:

1️⃣ 一次性丟棄垃圾,可能違反《廢棄物清理法》,可處以罰鍰,但不構成刑事竊佔罪。

2️⃣ 長期傾倒廢土,使地主無法使用土地:可能構成竊佔罪。

3️⃣ 明知土地非自己所有,卻將其作為個人垃圾掩埋場 :可能構成竊佔罪與其他環保法規違規行為。

📌 建議:若發現有人在自己土地上傾倒廢棄物,可提告、報警或向環保局檢舉。若行為人長期霸佔土地傾倒廢棄物,可考慮提告竊佔罪,並要求恢復原狀。不要隨意傾倒廢棄物,以免不僅面臨罰款,還可能觸犯刑事責任。

短期傾倒垃圾可能不構成竊佔罪,但若長期占用土地作為垃圾場,可能觸犯竊佔罪與環保法規,應特別留意。

 


 

如果有人竊佔我的房子或土地,我該怎麼辦?

「房子被占了,該報警還是提告?」

當發現有人非法佔據你的房屋或土地時,千萬別以為「對方應該會自己搬走」,因為處理不當,可能會讓你的財產權益受到更大損害。

 


 

如何收集證據,證明對方非法佔用?

當發現自己的房屋或土地被他人佔用時,證據的蒐集是關鍵。如果無法提供足夠的證據,可能會讓案件變成單純的民事糾紛,甚至無法順利提告。那麼,該如何收集有效證據,確保自己在法律上占有優勢呢?

關鍵證據類型

🔹不動產所有權證明

地契、土地登記謄本、房屋權狀等,證明您是合法所有權人。

🔹違法佔用的證據

若對方長期居住或使用,可蒐集監視器畫面、鄰居證詞、佔用期間的水電帳單等。

🔹通知與警告紀錄

若曾要求對方搬離,應保留書面通知(如存證信函、LINE或Email對話紀錄)。

🔹警方報案紀錄

若曾報警,警方的案件登記、訪談紀錄、現場照片等,也可作為證據。

✅ 結論: 證據是否充足,將決定案件是否能順利進入刑事程序。若不確定如何蒐證,應尋求律師建議,避免證據不足導致案件敗訴。

提告竊佔罪的程序與注意事項

若決定對佔用者提告竊佔罪,該如何進行?有哪些程序與注意事項需要留意?

🔹 提告竊佔罪的步驟

1️⃣ 蒐集證據:準備所有權文件、佔用證據、報警紀錄等,以證明對方非法佔用。

2️⃣ 報案立案:前往警局報案,警方將製作筆錄,並移送檢察官偵辦。

3️⃣ 檢察官偵查:檢察官會傳喚雙方說明,並調查證據是否足以構成竊佔罪。

4️⃣ 法院審理:若檢察官認定構成犯罪,將向法院起訴,被告可能面臨刑責。

⚠️提告後是否能強制驅離?刑事訴訟是追究刑責,若想要迅速收回房屋或土地,應同時提起民事訴訟。

⚠️對方可能如何抗辯?被告可能會主張有租賃關係、借住關係,或聲稱對該不動產有權利,應事先準備反駁證據。

📌 結論: 提告竊佔罪需準備充足證據,並理解刑事與民事的區別,才能有效解決不動產被侵占的問題。

 


 

我們的專業協助與溫暖陪伴

竊佔問題涉及的不只是刑事責任,還可能衍生民事糾紛,甚至影響財產價值。如果你發現自己的不動產遭人佔據,或是不確定自己的使用行為是否違法,我們能夠提供專業的協助!

 


 

💡 我們的服務包括:

✅ 案件評估與法律建議:判斷是否符合竊佔罪的構成要件

✅ 刑事告訴與民事求償:幫助你透過法律手段維護權益

✅ 訴訟策略規劃:從報案、蒐證到法院訴訟,全程陪伴

 


 

LINE 即時詢問

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來電專人接聽

立即回答 (04)2321-7501

 

 

 

Previous
過失行為要負刑責嗎?解析法律如何認定過失責任
Next
破解密碼、刪除檔案可能違法?入侵電腦罪詳解

不必擔心,法律難題有我們相伴

解除困惑、找尋答案,讓專業法律團隊為您解決

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立即解惑 (04)2321-7501

LINE 即時詢問

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來電專人接聽

立即解惑 0910-123-4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