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到調表車能提告詐欺嗎?二手車里程數造假法律懶人包
法律專欄

買到調表車能提告詐欺嗎?二手車里程數造假法律懶人包

「你懷疑自己買到里程數造假的二手車了嗎?」二手車市場中不少賣家會透過調表降低里程數,讓車輛看起來狀況更好、更值錢。然而,車價被高估、維修風險增加、未來問題層出不窮。這篇懶人包將帶你一次掌握「調表車」的常見手法、法律責任、可能提告的方向、以及怎麼保護自己、爭取民事賠償。想知道你的權益在哪裡?請繼續看下去。

LINE 即時詢問

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來電專人接聽

立即回答 (04)2321-7501

什麼是「調表車」?常見里程造假方式揭秘

「你知道調表車到底是在做什麼手腳嗎?」本段將幫你拆解賣家如何進行「小調表」與「大調表」,從電子儀表破解、线路竄改到紙本里程記錄偽造,揭開常見操作手法,讓你明白這些手段如何影響消費者權益。

小調表與大調表:差在哪裡?

在二手車交易中,許多消費者以為「調表」就是單純把里程往下降,其實調表也分成「小調表」與「大調表」,這兩種差異不只在數字,更關乎車輛價值與潛在風險。

  • 小調表
    通常使用齒輪機械或手持診斷器,直接修改儀表板上的里程顯示,適用於老舊車型,技術門檻較低,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
  • 大調表
    為了徹底掩蓋車輛高里程,會同時更改儀表板、變速箱、引擎電腦與車輛晶片中的里程記錄,這種做法需拆卸儀表板,並透過專業電腦設備全系統篡改

📌無論幅度大小,只要有刻意隱瞞車輛真實狀況、藉此提高售價,就可能涉及刑法第339條詐欺罪。這也說明「只有小調表應該沒關係吧?」其實是錯誤的觀念。不論是小調還是大調,對消費者而言,都是建立在資訊不對等下的交易。若您懷疑所購買的車輛有調表行為,請別急著妥協,一步步釐清證據,就是保護自己的開始。

電子儀表、水錶數據如何被修改?

很多人以為現代車輛的電子儀表比較安全、不容易被動手腳,但其實數位化反而讓調表變得更「隱形」,只要有合適工具與基礎知識,電子儀表的里程數也能輕易竄改。常見的調表方式包括:

  1. OBD II 接口竄改
    透過連接車輛診斷接口的工具(如筆電搭配特製軟體),可修改車載電腦記錄的里程數,幾乎不留痕跡,這是目前最普遍的手法。
  2. 更換或改寫電子儀表
    將儀表板拆卸後,直接更換低里程的儀表,或用軟體修改其內部儲存晶片資料,讓顯示數據看起來「年輕」。
  3. 偽造紙本或系統記錄
    像保養紀錄、檢驗紀錄也會成為調表者的目標,透過修改文件或繞過記錄系統,降低消費者警覺心。

📌特別提醒,即便車主或業者未直接動手調表,但若明知車輛里程異常仍照價販售,仍可能會構成不作為詐欺。當你面對一輛外觀看似良好,價格也略高的中古車時,記得多一分懷疑不是不信任,而是保護自己。若您有懷疑,收集原廠保養紀錄、驗車歷史等數據,有助於判斷是否為調表車。看似難以察覺的調表手法,背後可能隱藏著法律與金錢的重大風險。

里程數造假的法律責任分析

「調表究竟有什麼刑責?」當你發現里程被篡改後,到底可以用哪些法律程序或手段救濟?刑事調查會怎麼處理?本段詳細拆解法律責任與可能刑期。

調表行為如何構成詐欺罪?

許多車主在發現購買的車輛有調表情形時,第一個疑問往往是:「這樣能告詐欺嗎?」其實,只要符合一定要件,調表行為確實可能構成刑法第339條所規定的詐欺罪。根據法律定義,詐欺罪的構成要件包括:

刑法第339條第1項:「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。」
  1. 施用詐術使人陷於錯誤
    如調低里程數、掩飾車輛使用狀況,使買方誤認車況較佳。
  2. 使人交付財物
    也就是因此誤信而完成交易、支付車款。
  3.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
    調表者藉此獲得不當利益。

若是車商、賣家明知車輛有調表卻未告知,甚至故意隱匿或製造假紀錄來誤導消費者,就有很高的機率構成詐欺。實務上,蒐證很關鍵。若能提供驗車紀錄、保養紀錄、原廠資料對照出明顯里程落差,或證明賣方曾有調表工具、語言或行為暗示,對於證明「主觀犯意」會有很大幫助。

📌面對調表帶來的不只是財務損失,更有對信任關係的傷害。若您懷疑遭到詐欺,不需急著情緒對抗,最重要的是保存好所有交易與車輛紀錄,冷靜評估下一步可能採取的法律行動。法律可以是您重新站穩的起點,我們也會陪您一起看清事實、爭取應有的權益。

刑事告訴或民事訴訟該如何選擇?

買到調表車後,很多人會陷入猶豫:「我是該報警提刑事告訴?還是直接提民事訴訟要求賠償?」其實兩者性質不同,各有優劣,選擇前應先釐清目標與手上證據。

  • 刑事告訴
    若您認為對方「蓄意調表且明知欺騙」,可考慮向檢察官報案提告。刑事程序的好處是由國家主動調查,一旦成立,對方可能面臨刑責。但這條路不一定能快速幫您討回金錢,重點在「追究對方的刑責」。
  • 民事訴訟
    如果您主要想追回金錢損失,民事訴訟會更適合。即使刑事部分未必成立,民事法院仍可能根據販售有瑕疵物品等事由,判賠購車差價、維修費用。
  • 兩者可併行
    實務上不少人會「先提刑事」,增加壓力與談判籌碼,再依據刑事資料或雙方對話內容提起民事。也有些人選擇只走民事訴訟,節省時間與心理壓力。

更重要的是,如果最後被認定為詐欺成立,詐得之金額會被認定是犯罪所得而沒收,而發還被害人!

刑事訴訟法第473條第1項:「沒收物、追徵財產,於裁判確定後一年內,由權利人聲請發還者,或因犯罪而得行使債權請求權之人已取得執行名義者聲請給付,除應破毀或廢棄者外,檢察官應發還或給付之;其已變價者,應給與變價所得之價金。」

📌當發現權益受損時,選擇法律路徑的確不容易。若您尚在掙扎要不要走刑事或民事、或擔心提告後壓力過大,其實您不需要自己決定全部方向。找專業的法律夥伴討論選項,釐清利弊,就是一種穩健且值得肯定的行動。您的決定不需倉促,重要的是一步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

賠償內容可能包括哪些項目?

很多購買者以為只能退車或索取價差,其實在調表案例中,您可以主張的賠償涵蓋更廣,基於民法、消費者保護法,受損者有多重救濟可能。

  1. 車款差額
    因里程被低報,買家多付高於實價的金額。
  2. 維修與保養費用
    雖未立即出問題,但因里程誤導可能導致漏保養或延遲維修,後續修復及檢診費用亦可主張。

📌如賣方故意隱匿重大瑕疵,即使契約另有免責條款亦屬無效。因此,車商(或賣家)不得透過「現況交車、不保證里程」來逃避責任。維權不僅是追回財務損失,更是守護您作為消費者的尊嚴與信任基礎。尤其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,每一筆支出及情緒影響都是可主張的權益項目。如果您正考慮哪種賠償方式更合適,不用自己一肩扛,法律專業可以陪您評估與準備證據,一步步協助您找到最貼近實際狀況的補償方式。您值得被聽見與支持。

 

 


 

LINE 即時詢問

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來電專人接聽

立即回答 (04)2321-7501

發現自己可能買到調表車,那種被蒙騙的心情,往往不只是對金錢的懊悔,更像是一場對信任的背叛。明明只想好好擁有一輛代步車,卻捲入一場不誠實交易的後座風暴,讓人懷疑自己是否還能相信下一次購車的判斷。在這樣的處境裡,懷疑、氣憤、甚至無力感交織著,讓人難以釐清該怎麼做才對。

但請相信,這不是你一個人的錯,也不是你必須獨自承受的結果。調表車的問題已非少數,法律對此也早有因應的規範與保障。無論是追究刑事責任,還是尋求民事賠償,都有明確的路可以走。你有權利知道真相,更有權利為自己爭取應得的補償!

*-- recommend-card-modle --*
Previous
區公所調解流程懶人包:不想出席、調解失敗後該怎麼辦?
Next
車禍後全日或半日看護費能請多少?賠償計算一次搞懂

不必擔心,法律難題有我們相伴

解除困惑、找尋答案,讓專業法律團隊為您解決

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立即解惑 (04)2321-7501

LINE 即時詢問

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來電專人接聽

立即解惑 0910-123-4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