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誰說丟掉就沒事?任意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,不只污染環境,還可能讓你吃上牢飯!」本文將深入探討相關刑責,從構成要件到法律責任,為企業提供詳盡解析,避免因一時疏忽,付出慘痛代價。
先搞懂遊戲規則!廢棄物清理法相關規定
「想要避免觸法,首先要搞懂遊戲規則!」廢棄物清理法是規範廢棄物處理的重要法律,舉凡廢棄物的定義、分類,都在本法中有詳細規定。本章將帶您深入了解廢棄物清理法的相關規定,為後續探討任意棄置行為的法律責任打下基礎。
廢棄物是什麼?定義大公開
「廢棄物這個詞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但它的真正定義是什麼呢?」根據廢棄物清理法第2條的規定,廢棄物是指「能以搬動方式移動之固態或液態物質或物品」 。 但並不是所有可以搬動的東西都是廢棄物,還必須符合以下其中一種情況:
-
被拋棄者:
指已經被丟棄、不要的東西。 -
減失原效用、被放棄原效用、不具效用或效用不明者:
指已經失去原本的功用,或是被放棄不再使用的東西。 -
於營建、製造、加工、修理、販賣、使用過程所產生目的以外之產物:
指在各種生產或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。 -
製程產出物不具可行之利用技術或不具市場經濟價值者:
指沒有辦法再利用,也沒有市場價值的東西。 -
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:
指其他經政府公告認定為廢棄物的東西。
📌簡單來說,廢棄物就是指那些人們不再需要、想要丟棄的物品。了解廢棄物的定義,才能更進一步了解後續的相關規定。
廢棄物怎麼分?一般或事業廢棄物
廢棄物雖然都是不要的東西,但根據來源的不同,可以分為兩大類:一般廢棄物和事業廢棄物 。
一、一般廢棄物:指事業廢棄物以外之廢棄物。
二、事業廢棄物:指事業活動產生非屬其員工生活產生之廢棄物,包括有害事業廢棄物及一般事業廢棄物。」
-
一般廢棄物:
指的是事業廢棄物以外的廢棄物。也就是說,除了事業活動產生的廢棄物以外,其他的就是一般廢棄物。 -
事業廢棄物:
指的是事業活動產生非屬其員工生活產生之廢棄物。也就是說,公司、工廠等事業單位,在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廢棄物,就屬於事業廢棄物。
事業廢棄物還可以再細分為「有害事業廢棄物」和「一般事業廢棄物」。
二、事業廢棄物:指事業活動產生非屬其員工生活產生之廢棄物,包括有害事業廢棄物及一般事業廢棄物。
(一)有害事業廢棄物:由事業所產生具有毒性、危險性,其濃度或數量足以影響人體健康或污染環境之廢棄物。
(二)一般事業廢棄物:由事業所產生有害事業廢棄物以外之廢棄物。」
至於事業廢棄物是否屬於有害廢棄物,則必須依照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來判斷。
📌了解廢棄物的分類,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掌握不同種類廢棄物的處理方式,避免觸犯法律。
別以為丟了就沒事!任意棄置的構成要件
「把東西丟掉就沒事了嗎?法律可不這麼認為!」任意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,必須符合一定的構成要件,才能成立違法行為。 本章將詳細說明任意棄置的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,讓您了解法律上如何判斷「丟棄」的行為。
主觀要件:你有「想丟掉」的意思嗎?
行為人主觀上必須要有「捨棄」或「拋棄」的意思,才會構成任意棄置的行為。白話來說,就是要把廢棄物放在某個地方,然後就不管它了,沒有後續要移走或處理的意思。如果行為人只是暫時把廢棄物放在某個地方,之後還要再移走或處理,就不算任意棄置。在這種情況下,行為人對於廢棄物仍然具有控制和管理的意圖,因此與任意棄置的「丟了就走」有本質上的不同。舉例而言,工廠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,暫時堆放在廠區內的空地上, 等待後續的處理,這樣就不算任意棄置。 但如果工廠把這些廢棄物偷偷倒在人煙稀少的地方,然後就置之不理,這就構成了任意棄置的行為。
客觀要件:怎樣才算「丟」?放水流算嗎?
除了主觀上要有「想丟掉」的意思之外,客觀上也要有「丟棄」的行為,才會構成任意棄置。所謂的「棄置」行為,並不侷限於把廢棄物丟在固定的地方。 根據法律的解釋,把有害廢棄物放水流,不管是液體溶入水中,還是固體被水沖走,都可能會構成棄置的行為。也就是說,就算沒有把廢棄物丟在特定的地點,只要有讓廢棄物流入環境中的行為,就可能被認定為任意棄置。例如,工廠把含有害物質的廢水,直接排放到河川中,這就構成了任意棄置的行為。
這個更要小心!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
「不是所有廢棄物都一樣!有害事業廢棄物更要小心!」有害事業廢棄物因其毒性、危險性,對環境及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,因此受到更嚴格的規範。 本章將說明有害事業廢棄物的認定標準,以及其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。
認定標準:怎麼知道有沒有「毒」?
在廢棄物管理中,「有害」與否是決定其處理方式的重要依據。 那麼,如何判斷事業廢棄物是否屬於「有害」廢棄物呢? 這就必須依照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來判斷。
-
認定依據:
事業廢棄物是否具有毒性、危險性,以及其濃度或數量是否足以影響人體健康或污染環境,是判斷的重點。 -
具體標準:
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中,對於各種有害物質的容許濃度、毒性試驗方法等,都有詳細的規範。事業單位必須依照這些標準,檢測其產生的廢棄物,才能確定是否屬於有害事業廢棄物。 -
重要性:
正確判斷廢棄物是否為有害,對於後續的處理、貯存、清除等,都有重要的影響。若未依規定處理,不僅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,也可能觸犯法律。
對環境及人體之影響:為什麼要管這麼嚴?
有害事業廢棄物之所以受到嚴格的管制,主要是因為其對環境及人體健康可能造成嚴重的影響。
-
環境污染:
有害事業廢棄物中的有毒物質,可能污染土壤、水源、空氣等,造成生態破壞,影響生物多樣性。 -
人體健康:
長期或大量接觸有害事業廢棄物,可能導致各種疾病,包括癌症、呼吸系統疾病、神經系統疾病等,嚴重危害人體健康。 -
嚴格管制的原因:
為了保護環境、維護人體健康,避免有害事業廢棄物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,因此各國都制定相關法律,對其處理進行嚴格的管制。
違法的下場是什麼?任意棄置的法律責任
「違法行為的代價,你承受得起嗎?」任意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,將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,包括刑罰與行政罰。 本章將詳細介紹相關的法律責任,讓您了解違法的嚴重後果,警惕自身行為。
刑罰:最重會被關多久?
任意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,是嚴重的環境犯罪行為,將面臨法律的嚴厲制裁。
根據以上規定,犯下此罪者,將處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並且可以併科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元以下的罰金 。也就是說,除了可能被判處最高五年有期徒刑之外,還可能被處以高額的罰金,可謂刑責相當嚴重。
實務上,法院在量刑時,會考量被告的犯罪動機、手段、造成的損害、是否坦承犯行、是否與被害人和解等因素,因此,具體的刑度會因個案而異。除了上述刑罰之外,行為人還可能需要負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,賠償因其違法行為所造成的環境污染、人體健康損害等損失。
企業如何自保?預防勝於治療!
「與其事後補救,不如事前預防!」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廢棄物管理制度,並加強員工教育訓練,才能有效避免觸法。本章將提供企業具體的預防措施,幫助企業降低法律風險,永續經營。
廢棄物管理:建立完善的處理流程
企業要避免觸犯任意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的相關法律,建立完善的廢棄物管理流程至關重要。
-
源頭減量:
從生產流程的源頭開始,盡可能減少有害事業廢棄物的產生量。 例如,優化生產技術、使用更環保的原料等。 -
分類貯存:
將不同種類的廢棄物進行分類,並妥善貯存在符合規定的容器或場所。 避免不同種類的廢棄物混合,造成處理上的困難或產生危害。 -
委託處理:
將產生的有害事業廢棄物,委託給合法的廢棄物處理機構進行處理。 選擇具有相關執照、信譽良好的處理機構,並簽訂合約,明確雙方的責任。 -
追蹤記錄:
建立完善的廢棄物追蹤系統,詳細記錄廢棄物的產生量、貯存地點、處理方式等資訊。 確保廢棄物的流向清楚可控,避免遺失或被非法處理。
員工教育訓練:提升法律意識,避免踩雷
除了建立完善的處理流程之外,加強員工的教育訓練,提升其法律意識,也是避免觸法的重要手段。
-
法律知識宣導:
定期向員工宣導廢棄物清理法及相關法規,讓員工了解任意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的法律責任。 -
處理流程教學:
教導員工正確的廢棄物分類、貯存、處理方法,確保員工能夠按照規定處理廢棄物。 -
緊急應變訓練:
針對可能發生的廢棄物洩漏、污染等緊急情況,進行應變處理的訓練,減少損害。 -
案例分析:
分析過去發生的任意棄置案例,讓員工了解違法的嚴重後果,提高警惕。
在環保意識高漲與法令日益嚴格的今天,「丟垃圾」早已不是單純的行為選擇,而是一門必須深究的法律課題。從主觀上的「你想丟嗎?」到客觀的「這樣算丟嗎?」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,若未遵循廢棄物清理法的規範,可能都會成為刑責與高額罰鍰的開端。
我們理解,對多數企業或個人而言,法條繁瑣、術語難懂,而清理外包又易忽略風險控管。但環境責任不再只是道德呼籲,而是與經營穩定、安全風險緊密相關的關鍵要素。特別是有害事業廢棄物,一旦處理不當,不僅危及公眾安全,更將為企業與負責人帶來難以承擔的後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