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物受傷或死亡,如何爭取法律賠償?完整教戰守則
法律專欄

寵物受傷或死亡,如何爭取法律賠償?完整教戰守則

「如果有人傷害你的寵物,法律能幫你討回公道嗎?」過去,法律將寵物視為「物品」,賠償僅限於市場價值,完全忽略飼主的情感損失。但隨著社會進步,法律開始改變,動保法與法院判決逐步提升寵物的權益,甚至允許精神賠償。當毛孩遭受傷害,法律如何保護?如何提告求償? 本篇將帶你了解寵物的法律定位變遷,以及如何透過法律為毛孩爭取正義! 

LINE 即時詢問

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來電專人接聽

立即回答 (04)2321-7501

傳統觀念:寵物只是物品?

「你的毛孩,法律卻只當成物品?」過去,法律對寵物的定義讓人難以接受,牠們與家具、電視一樣,僅被視為「物品」。這意味著,當寵物受到傷害,賠償金額可能只等同於購買價格,無法反映你對毛孩的情感價值。這種「冷冰冰」的法律觀點,是如何形成的?為何社會長期忽略寵物的權益?

寵物在法律上的定位:動產的一種

「你的貓狗,只是法律上的物品?」法律將寵物視為「動產」,與家具、汽車等財產無異。這意味著,若寵物遭竊或受傷,法律僅視為財物損失,而非生命受到傷害。這樣的觀點,對深愛毛孩的飼主來說,實在難以接受。

法律如何處理寵物死亡?僅賠市場價值?

「寵物被害死,法律只賠買一隻新的?」當寵物被人害死,法律該如何處理?寵物價值=市場價格,完全不考量情感損失!依據民法第184條(侵權行為),加害人僅需賠償「財產損失」。法院通常只依寵物市價判定賠償金,例如一隻米克斯貓約2,000~3,000元,即使飼主心碎,也無法要求更多補償。

民法第184條第1項:「因故意或過失,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,負損害賠償責任。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,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。」

社會轉變:寵物成為家庭成員

「寵物不只是財產,更是家人!」隨著社會變遷,人們對寵物的情感越來越深厚,法律也開始逐步改變。現今的法院判決不再只關注「市場價值」,而是開始考量飼主的情感損失,甚至判賠精神撫慰金。這意味著,寵物的法律地位正在提升,不再只是物品,而是家中的一份子。

寵物法律地位變遷:情感價值的提升

過去,法律只把寵物當成「動產」,但隨著社會對動物權益的重視,寵物的法律地位開始轉變。現今,法院逐漸認可飼主與寵物之間的情感連結,甚至開始判賠精神慰撫金,這意味著法律不再只是按「市場價格」來衡量寵物的價值,而是承認牠們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。寵物地位提升的關鍵變化:

  • 社會觀念改變
    現代人將寵物視為家人,影響法律觀點。
  • 動物保護法日趨完善
    從僅懲罰虐待,到保障寵物福祉,法律逐步進步。
  • 法院判例突破舊框架
    近年已有法院支持飼主請求精神賠償,代表法律開始重視寵物的情感價值。

📌在傳統法律觀點中,寵物的賠償金額只限於市場價格,但近年來,少數法院開始認可飼主的精神損害,這是一項重大突破!

當寵物遭受傷害,如何提告?

「毛孩受害,該如何走法律程序討回公道?」當寵物被傷害,飼主應該採取什麼法律行動?該報警還是直接提告?如何讓對方付出應有代價?

如何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責任?提告流程解析

「有人傷害了你的寵物,該怎麼提告?」如果你的毛孩遭到惡意傷害,別急著難過,法律能幫你討回公道!但要成功讓加害人負起刑事責任,關鍵在於舉證與正確提告流程。刑事責任可依據哪些法律提告?

動物保護法第25條:「有下列情事之一者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金:
一、違反第五條第二項、第六條或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,宰殺、故意傷害或使動物遭受傷害,致動物肢體嚴重殘缺或重要器官功能喪失。
二、違反第十二條第二項或第三項第一款規定,宰殺犬、貓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禁止宰殺之動物。」
    刑法第354條:「毀棄、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,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。」

     

    🔹提告流程步驟

    1. 蒐集證據(影像、驗傷報告、證人證詞)
    2. 至警局報案,要求立案調查
    3. 警方移送檢察官偵辦
    4. 檢察官偵查後決定是否起訴
    5. 法院審理,最終判決

    📌時間越快越好! 刑事案件有時效,建議盡快報警並保存證據。

    *-- lawyer-tip-modle --*

    賠償可主張哪些項目?精神損害能求償嗎?

    「寵物被傷害,除了刑事責任,還能要求多少賠償?」刑事案件是懲罰加害人,但對於飼主來說,真正的損失可能更大,例如寵物醫療費、精神痛苦等。這時候,就需要透過民事求償來補償損失!可主張的賠償項目:

    • 醫療費用(手術、住院、藥品等)
    • 復健與長期照護費(若寵物傷勢嚴重)
    • 精神慰撫金(法院可依案件情節判定)
    • 寵物市場價值(若寵物死亡,可要求等值賠償)

    📌精神賠償能成立嗎?過去法院僅賠市場價值,但現在部分案例已判飼主可獲得「精神慰撫金」,金額依寵物與飼主的情感依附度而定。

     


     

    LINE 即時詢問

    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    來電專人接聽

    立即回答 (04)2321-7501

    當我們談起寵物,不再只是「家裡的一隻動物」,而是一起生活、一起笑哭、無條件陪伴我們的家人。也正因為如此,當牠們遭受傷害,那份痛,遠遠超過一筆金錢的損失。在法律上,雖然寵物至今仍被歸類為「動產」,但我們理解,對你來說,牠不是物品,而是你的牽掛、你的情感依託。

    在這個議題中,我們也看見社會逐漸前進的腳步:法院開始承認飼主的情感損害、願意從「市場價值」外,給予更多元的賠償空間。而在方日,我們不只是援引法條,更會用同理心傾聽您的心痛,協助您釐清事實、提出合理訴求,讓每一份傷害都有機會被看見與回應。

    *-- recommend-card-modle --*
    Previous
    孩子在教育機構遭受不當對待,父母應該知道的法律途徑
    Next
    信被偷拆怎麼辦?法律解析與求償對策!

    不必擔心,法律難題有我們相伴

    解除困惑、找尋答案,讓專業法律團隊為您解決

    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    立即解惑 (04)2321-7501

    LINE 即時詢問

    隨時在線 @squaresun

    來電專人接聽

    立即解惑 0910-123-456